0570-8888811
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

开辟短剧产业“新赛道” 助力“青年衢江”引“活水”

发布时间:2024-11-30
浏览次数:39
作者:滕斌斌

自2023年8月提出“青年衢江”建设以来,衢州市衢江区围绕青年的工作、生活、休闲等维度频频发力。锚定短剧产业“新赛道”,衢江区通过规划布局将原来建设的方舱医院改建为短剧超级工厂,完善并延伸短剧产业链,以短剧···

自2023年8月提出“青年衢江”建设以来,衢州市衢江区围绕青年的工作、生活、休闲等维度频频发力。锚定短剧产业“新赛道”,衢江区通过规划布局将原来建设的方舱医院改建为短剧超级工厂,完善并延伸短剧产业链,以短剧规模化发展推动建设青年型发展城市。

一分钟了解剧情,两分钟产生冲突,三分钟上演反转……凭借快节奏、高密度和强情绪,短剧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在距离横店不远的衢州市衢江区,一个主打短剧全链条服务的“竖店”正在悄然发展。

青年是短剧内容创作、生产、消费的主力军。自2023年8月提出“青年衢江”建设以来,衢江区围绕青年的工作、生活、休闲等维度频频发力。锚定短剧产业“新赛道”,衢江区通过规划布局将原来建设的方舱医院改建为短剧超级工厂,完善并延伸短剧产业链,以短剧规模化发展推动建设青年型发展城市。

3个月:短剧超级工厂拔地而起

“今年年初,这里还是一片荒地。最近,工厂的‘人气’越来越多,周边的‘烟火气’也逐渐浓厚。”美高短剧超级工厂总制片人齐庆林回忆道。

7dbc8258e3af47008b417faa6526d903.png

(短剧超级工厂)

齐庆林口中的荒地在几个月前还是衢江区的重要改造对象。如何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?衢江区深入挖掘本地特色优势资源,融合城市发展愿景,将目光投向了短剧产业。

“短剧产业的产业链短,信息化程度高,专业技术性强,人才团队相对集中,通过短剧拍摄基地提供的固定场景即可实现大部分短剧拍摄所需,适合集聚发展。”衢江区相关负责人说。

从荒地到短剧产业集聚地,这一转变就发生在短短3个多月里。2023年,衢江区引进浙江天募控股有限公司成立衢州美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。2024年2月初,完成拆除工作,开始建设美高短剧超级工厂一期(东港片区)项目。

“该项目主要存在工期短、施工区域广、拆除工作量大、前期程序复杂等问题。”衢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项目是目前全国竖屏剧领域现代场景规模最大的短剧超级工厂,占地面积达6.6万平方米,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极为不易。

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,衢江区以“一事一议”全生命周期服务,统筹协调各部门缩短项目审批服务链条,推进影视推流平台资质的协调审批和转让收购,保障新业态项目顺利落地。

5月18日,美高短剧超级工厂正式启用。截至2024年10月底,在美高短剧超级工厂基地已拍摄短剧110部,产生营收5亿元,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。

1200万元:短剧产业链蓬勃发展

从庄严肃穆的法院到宽敞明亮的手术室,从古典欧式的别墅到现代简约的会议室……据了解,短剧超级工厂采取“剧本创作+影视拍摄+后期制作+投流发行”的一站式模式,拍摄场景是其中重要一环。

d55e2bd543254eac8cdd12ffba9e3976.png

(短剧拍摄现场)

“对于拍摄团队来说,时间就是成本。在这里,一个场景拍摄结束后,工作人员用小推车就能实现道具设备的迅速转移,极大缩短了拍摄转场时间,从而降低剧组成本、提高拍摄效率。”美高互娱总裁应海潮表示。

依托规范化、制度化、模式化的全流程生产流水线,每周即可完成一部单集时长2分钟以内,总场数过百集的短剧,每部短剧拍摄成本预计可从80万元降至50万元以内。

在工厂内,短剧产业实现“空手进成品出”的全产业链服务闭环;在工厂外,短剧产业链衍生到文旅消费场景,将衢江带入大众视野。

首部以衢江为故事背景的都市励志短剧《我在衢江当大神》取景地既包括衢江青年大厦、霞飞大桥等地标性建筑,也有天脊龙门、盈川古镇等热门景区;文旅微短剧《尊师李太白》,结合衢江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姑蔑文化背景,呈现了药王山、杜泽老街等景区的美景和底蕴,并在剧中融入百县千碗美食、非遗传统小吃等元素。

通过配套打造基础设施和消费场景,衢江区建设“拍摄、录制、吃住、玩 乐”一站式服务平台,实现“跟着短剧去旅游”。今年以来,衢江区通过短剧吸引游客2.5万人次,带动消费 1200 余万元。

1.41万人:双向奔赴彰显衢江青春活力

在短剧超级工厂的办公空间,剪辑组、投放组、制作组等后期团队正紧张忙碌。团队成员都是年轻面孔,万芳晓就是其中之一。

万芳晓是衢州本地人,之前在杭州知名的短剧平台从事电商和短视频相关工作。谈及回到衢江的原因,她表示:“在杭州只能了解短剧投放的一个环节,希望未来能尝试包括剪辑在内的整个短剧的制作环节,短剧工厂为了解整个产业链提供了机会。”

在“青年衢江”政策的感召下,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来到衢江、扎根衢江,为这座城市注入青春活力。

青年兴则衢江兴,青年强则衢江强。近年来,衢江区持续深化“五城”建设、加快打造“青年衢江”课题,大力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,推动年轻的衢江和衢江的青年双向奔赴、互相成就、共同发展。

020fa06f2a294c66b3db3c5a5217ebc5.png

(衢江区电竞酒店)


“只要你愿意来衢江工作,就是衢江的人才。”衢江区委书记王慧杰表示,“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人口的流入,建设‘青年衢江’,要为青年人提供就业岗位和生活环境,短剧产业正是这样的年轻产业。”

为给广大青年提供全方位、全周期的服务,衢江区推出了《衢江区人才积分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发布了《衢江区服务青年发展40条举措》,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福利。

与此同时,衢江区图书馆、文化馆、体育场、非遗馆在衢江陆续开馆,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新青年城市公共文化设施IP体系。通过不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,近三年来,衢江区共引进青年大学生1.41万人,其中硕博士347人,为“青年衢江”建设注入源头“活水”。(余力、汪汇)


上一篇:没有了!

下一篇:微短剧旋风袭来,衢州如何乘势而上
本文标签:

在线留言

Online message

姓名

电话

留言内容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衢州超麒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
扫一扫关注
Copyright © 2022 超麒林控股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.
浙ICP备2024136164号  XML地图 

  • 公司联系方式
    QQ
  • 公司微博
    微博
  • 网站首页
    首页
  • 公司联系电话
    电话
  • 返回
    返回顶部